听力知识

自然听力与助听器辅助听力的差异

斯达克中国市场部 斯达克助听器 2025年07月29日 08:00 


图片

人类的耳朵堪称生物工程的奇迹。从胚胎时期开始发育,数百万个细胞协同工作,早在出生前就已具备感知声音、理解语言的能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成为普遍挑战。


听力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普遍常见的是伴随年龄增长自然发生的神经退化。这种退化从出生就已开始,到老年时累积的损伤足以导致明显的听力水平下降。


目前医学尚无修复退化神经纤维的方法,虽无法逆转神经退化,但通过助听器科学干预,可显著改善听力水平。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或许认为复制人耳功能很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斯达克持续以科技赋能,改善聆听,让助听器可以补偿听不清、听不到的声音,受限于人耳结构的复杂性,助听效果持续接近自然而尚无法达到正常耳朵一样的听力。


助听器和耳朵的工作原理比较

现代助听器如同微型广播系统:含收集声音的麦克风、处理声音的均衡器以及将声音传递到内耳的扬声器。目前高端助听器可以提供24个“通道”(想象均衡器面板上的滑块),帮助捕捉声音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人耳是一个更为精密的系统,需要各部分协同配合来实现自然聆听:


外耳(耳廓)将声波汇聚并引导通过耳道进入中耳;耳道的形状对高频声音有增强作用,有助于言语理解;中耳利用三块听小骨的机械运动对声音进行放大并传递至内耳;内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依靠超过 25,000 个微小毛细胞感知声音的细微差别(而助听器仅有几十个通道);最后,电能通过数千根精密调节的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中负责理解声音的区域。


不难理解,电子设备要复制这样一套精密复杂的听觉系统,极具挑战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尽管当今的助听器尚无法精确复制人耳的功能,对于听损人士而言,它们带来的改变弥足珍贵。数字化声音处理与智能软件的结合,让调试更加精准、贴心。恼人的啸叫已成过去式,繁琐的手动调节也被自动化取代。


以斯达克 Genesis AI 绚音系列和 Signature 绚彩系列助听器为例:依托全新处理器,运用斯达克深度神经网络声学科技,模拟大脑皮层处理声学信号,实现对言语声的精准捕捉与优化,同时有效减弱环境噪声。无论是置身何种环境,都能提供清晰、自然的聆听体验。


助听器或许无法完全“复原”自然聆听,但它确实缩短了听损人士与自然聆听的距离。助听器的价值在于,借助创新科技,填补听觉的空白——欢声笑语清晰可辨,社交场合从容自在,让生活的温度与品质,慢慢复苏。




联系我们

微信:starkey_474426506

手机:13141148808

电话:010-84824129

邮箱:

地址:北京市 昌平区 东小口镇天通苑一区一号楼203B3 单元102层金象大药房

clos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